?
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的法律责任如何界定?
- 来源:秀车网 2025-03-11 汽车
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的法律责任界定较为复杂。
目前,在道路测试、示范应用期间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对驾驶人处理。发生交通事故,按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确定当事人责任,依法处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虽然暂无全国统一法规,但不少地方出台相关规定。部分地方立法与《管理规范》规定一致,按现行法规处理,确认当事人责任。部分地方明确了应承担责任的“当事人”,但范围不同,如襄阳市包括随车驾驶人、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北京市则为驾驶人、道路测试主体、商业示范主体。还有部分地方区分“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区分标准也不同,有的简单分为“有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和“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有的以自动驾驶模式是否激活为标准。
无人驾驶车辆发生事故,如果归责于无人驾驶汽车一方,应由管理人、所有人担责。若因行人或其他车辆过错导致,过错方担责。进一步责任划分,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认定,可追溯车辆生产者、销售者等。责任认定流程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关于智能驾驶法律责任界定,有将系统设计者纳入生产者范畴,设计者和制造商担责;将系统设计者视为《侵权责任法》第 44 条规定的第三人,若设计系统有缺陷导致事故,设计者担责;单独列明设计者主体地位,共同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受害人可向任一方索赔,各方按责任大小分担赔偿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