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位传感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 来源:秀车网 2025-03-11 汽车
相位传感器是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总称,主要用于检测发动机配气相位,是判断发动机点火时间的关键依据。
其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相位传感器的探头里有检测线圈,能感应到靠近的金属。没金属靠近时,包括探头的 LC 电路处于谐振状态,输出电压最大。而当有金属物体靠近,检测线圈会在金属表面感应出涡流,导致 LC 并联电路失调,输出电压降低,检测距离越小,输出电压越低,由此能检测出相位变化。
其次,按结构和波形,相位传感器分为光电式、磁感应式。光电式中,信号面板安装在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晶体管间,当信号面板透光孔旋转到两者间,光电晶体管导通,集电极输出低电平;遮光部分旋转到两者间,光电晶体管截止,集电极输出高电平。磁感应式又分霍尔式和磁电式。霍尔式利用霍尔效应,叶轮叶片进入永久磁铁和霍尔芯片间,霍尔触发器向发动机发电压信号,供发动机判断点火时间。磁电式中,内部有永磁感应检测线,通过对发动机缸的各个曲轴位置勘测,向发动机发信号,助其判断点火。
总之,配气相位准不准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影响大。相位传感器起检测作用,若相位不准会报警,发动机故障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