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的安全防护结构有什么特点?
- 来源:秀车网 2025-04-09 汽车
电动汽车的安全防护结构具有诸多特点。
车身结构方面,常采用高强度轻质材料如铝合金和碳纤维,既减轻重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又增加刚度和抗冲击能力。
底盘设计较低,降低风阻系数,提高行驶稳定性和能效,还加入空气动力学设计如气流导向板,减小气流阻力提升动力性能。
同时要考虑电池组的安装和散热,采用隔热散热设计保证其正常工作和寿命,并做好电池组的安全防护,防止碰撞受损。
在防护装置上,像底部防护架,两侧有侧防护架,前端有前防护梁,通过独特设计在冲撞时能缓冲减震,降低防护架变形概率。如宏光 MINIEV 车辆前部有上下双防撞梁,能缓解碰撞冲击力,且采用开放式金属结构便于低速碰撞时溃缩缓冲。
高压安全防护也很重要。维修检查及维修事故车辆时,需专业评估安全性,操作前要穿戴绝缘手套、鞋等防护用品,断开 12V 电源和 MSD,确认高压零部件受损情况。
高压安全保护措施包括通过 BMS 和漏电传感器持续漏电检测,维修人员带电操作时高压互锁使整车高压系统断电并释放大电容,重大碰撞时惯性开关断开高压系统。
还有电源极性反接防护、碰撞保护、主动泄放、高压互锁、开盖检测等。比如电源供电电压极性意外反接时,相关部件可防护;高压系统带有等电位线引开接触电压,插头和连接有接触防护;动力蓄电池控制器有可控触点,蓄电池有维修开关,拔下后高压系统断电;采用带隔离绝缘的 DC/DC 变换器;高压元器件内有互锁安全线,碰撞时动力蓄电池上高压触点断开;高压元器件使用绝缘监控。
电动汽车高压部分采用双线制的 IT 网络系统结构,决定电能传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