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判断制动液是否需要更换?
- 来源:秀车网 2025-04-09 汽车
判断制动液是否需要更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目视法,打开刹车油壶盖,若制动液混浊变黑,必须更换。
二是刹车距离测试,正常车速下猛踩刹车,若刹车距离明显变长,可能是制动液有问题,要检查是否需更换。
三是感受刹车踏板,若踩下去发软、不稳,通常要更换。
四是按车辆里程及使用年限判断,一般车辆行驶 2 年或 5 万公里需要更换,先到者为准,但客户可能忘记上次更换周期。
五是通过制动液颜色及杂质情况判断,长时间未更换系统中会出现杂质、絮状物,颜色发绿或发黑就需更换,不过此方法判断准确性低。
六是使用湿度计,若含水量超过 4%建议更换,但准确性差且易造成客户投诉,不建议使用。
七是使用沸点检测仪,制动液沸点低于标准值会影响制动性能,如 DOT3 沸点应大于 140℃、DOT4 大于 155℃、DOT5 大于 180℃,检测方法是启动车辆,吸出 30ML 制动液至烧杯,将测试棒浸没其中,长按测试键读取结果,此方法直观准确但检测仪成本高、操作复杂。
还可以通过检测制动液中的含水量判断,自己网上买二三十块的检测笔,放入刹车油壶得出数据,3%以下状态良好,超过 3%需更换,因为含水量高刹车时温度过高会产生气体导致刹车松软,所以及时检查很必要。
此外,观察刹车油颜色,新的应透明或淡黄,深棕或黑色表明含污垢杂质需更换。检查水分含量,过高会使刹车系统性能下降,可用专业工具检测。浓度也应符合制造商规格,太低刹车系统可能失效,可用专业工具检测。
建议遵循汽车制造商规定,通常每两年或 2 万公里更换一次,使用环境苛刻更换频率要更频繁。
总之,综合考虑颜色、水分含量、浓度等因素,确保刹车系统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