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器件,它实际上是由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两部分组成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继电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按工作原理分:
a) 电磁式(或交流)继电器: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吸动衔铁,从而带动触点动作。
b) 直流继电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电流转换产生动作的继电器。
c) 磁电式继电器:利用磁路和电路的关系,通过改变磁路中的磁通量来吸引活动铁芯,带动触点动作。
d) 感应式继电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电流转换产生动作的继电器。
2. 按用途分:
a) 电源继电器:用于控制电源通断的继电器。
b) 信号继电器:用于信号传输和控制,如遥控、遥测等。
c) 控制继电器: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如自动设备、无人驾驶汽车等。
d) 保护继电器:用于保护系统安全,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
3. 按触点负载分:
a) 低电压继电器:触点负载能力较低的继电器,主要用于控制低压电路。
b) 中电压继电器:触点负载能力中等的继电器,主要用于控制中压电路。
c) 高电压继电器:触点负载能力较高的继电器,主要用于控制高压电路。
4. 按结构特点分:
a) 整体式继电器:整个装置制作在一个整体结构上。
b) 组合式继电器:由若干个其他元件组装在一起,具有多个线圈和触点。
c) 模块式继电器:采用集成电路技术制造的继电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
以上就是继电器的几种类型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