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液酒精含量多少算酒驾: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来说,当驾驶员的血液酒精含量超过一定限制时,就会被视为酒驾。在中国,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并且小于80mg/100ml时,会被视为酒驾;如果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则被视为醉驾。
2. 怎么处理:
(1)罚款:对于酒驾行为,通常会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罚款金额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
(2)扣分:酒驾行为可能会导致驾驶员的驾驶证被扣分。具体扣分数额也因地区而异。
(3)吊销驾照:严重的酒驾行为可能会导致驾驶员的驾驶证被暂时或永久吊销。
(4)刑事责任:在某些情况下,酒驾行为可能会触犯刑法,导致驾驶员承担刑事责任。例如,如果酒驾导致了交通事故,并造成了人员伤亡,那么驾驶员可能会面临交通肇事罪的指控。
(5)保险索赔:酒驾可能导致保险公司拒绝赔付。即使保险公司同意赔付,也可能会降低赔付额度。
总之,酒驾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不仅会对驾驶员本人造成伤害,还可能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建议大家遵守法律法规,不要酒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