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弗逊式独立悬挂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最佳答案

麦弗逊式独立悬挂最早由美国人麦弗逊发明。他在 1924 年加入通用汽车公司,创造性地将减振器和螺旋弹簧组合装在前轴。

后来麦弗逊跳槽到福特,1950 年福特在英国的子公司生产的两款车,成为世界上首次使用麦弗逊悬架的商品车。

麦弗逊式独立悬挂之所以能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不大,制造成本不高。它的车轮沿主销滑动,主销可摆动,是摆臂式与烛式悬架的结合。

与双横臂式悬架相比,其结构紧凑,车轮跳动时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小,操纵稳定性良好,且取消上横臂方便了发动机及转向系统的布置。与烛式悬架相比,滑柱受到的侧向力有较大改善。

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多应用在中小型轿车的前悬架上,像保时捷 911、国产奥迪、桑塔纳、夏利、富康等轿车的前悬架均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它由螺旋弹簧、减震器、三角形下摆臂组成,绝大部分车型还会加上横向稳定杆。

麦弗逊式悬挂结构简单,轻量且响应速度快。在一个下摇臂和支柱的几何结构下能自动调整车轮外倾角,过弯时能自适应路面,让轮胎接地面积最大化。虽然技术含量不是最高,但行车舒适性令人满意。

麦弗逊式悬挂随着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车型的崛起而诞生。FF 架构要求特殊,传统悬挂设计难以满足,于是麦弗逊悬挂这种节省空间又成本效益高的方案出现。

双球节悬架是麦弗逊悬架的创新版本,将 L 型控制臂改为两根连杆,有两个连接点,提升了操控性能,在宝马旗下众多车型中使用,提高了转向精准性和过弯能力,但转向手感略显沉稳。

如今,麦弗逊悬架是市场最主流的悬架之一,很多悬架以其为基础进行优化,保留原有舒适性、结构紧凑等优势,提升操控性能。

72 位用户觉得有用)
 

相关问答

 

最新问答

 

问答精华

 

大家都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