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最佳答案

汽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低时延要求促使车载传感器朝着近传感器计算方向发展,比如边缘计算和雾计算。边缘计算是在靠近传感器的位置安装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接收并处理传感器数据并作出决策。雾计算则是在道路两侧放置大量服务器,就近对车载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实现更快更可靠的导航和决策。

安全性要求促使传感器系统向着车路协同方向发展。由于车载传感器存在局限,在道路两侧安装感知传感器能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更全面准确的道路情况,与车载传感器信息互补。5G 技术也为车路传感器的快速协同提供了基础通信保障,还能减轻车载传感器成本压力,利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市场推广。

数据安全要求促使传感器与区块链技术逐步融合,区块链能建立安全的数据存储系统,帮助车载传感器系统避免攻击,但对传感器模块的数据存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单点失效可能性促使智能网联汽车采用传感器冗余设计。

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在 2030 年增长至 63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8%。随着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传感器迎来更广阔机遇。

从最早的机械式到如今的智能式,技术革新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对其性能稳定性、灵敏性及耐久性有更高要求。

环境感知传感器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应用广泛,激光雷达能高精度高分辨率绘制三维地图,毫米波雷达在恶劣天气下性能稳定,高清摄像头能精准识别信息,超声波雷达在短距离探测有优势,多传感器融合是必然趋势。

ADAS 视觉感知中,车载摄像头是自动驾驶感知方案中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前后视摄像头市场规模较高。ADAS 系统核心毫米波雷达,2022 年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规模在 70 亿元左右,77GHz 毫米波雷达未来市场空间更大。

L3-L5 自动驾驶关键的激光雷达,短期难以大规模应用于汽车领域,未来将是关键传感器。自动泊车主流的超声波雷达多适用于泊车预警。

多传感器融合将成为未来 ADAS 市场的发展趋势,未来汽车传感器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微型化、集约化和智能化。

74 位用户觉得有用)
 

相关问答

 

最新问答

 

问答精华

 

大家都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