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牌汽车的保养差异在哪
- 来源:秀车网 2025-03-06 汽车
不同品牌汽车的保养差异不少。
像自主品牌长安 CS75,保养间隔 7500 公里,6.5 万公里总保养成本不超 5 千元。
豪华品牌沃尔沃、凯迪拉克等,维修成本高,保养成本可能远超同价位主流车型。
同级车中,涡轮版保养成本常高于自吸版,比如本田 CR-V 1.5T 和丰田 RAV4 2.0L,6 万公里累计保养成本差一倍多,帝豪 GL 的 1.4T 版和 1.8L 版保养成本差别不大。
电动车保养成本低,像比亚迪唐 EV,30 万左右售价,6 万公里累计保养费用才 950 元,但保值率低,动力电池可能有损耗,后续更换维修成本高。
保养周期方面,日系、韩系、中系车一般 5000 公里或半年保养一次,德系车多 10000 公里或一年保养一次,法系车能达 15000 公里或一年,这和发动机加工工艺、机油品质有关,保养手册只是参考,用长效 PAO 机油能延长周期。
5 年与 10 年的保养费差距大,亚洲车企如现代、日产等,两个阶段保养费用相差不大。
日系车零整比偏高,德系车保养指数偏高,保养成本高于日系车。
各品牌 4S 店都有售后保养优惠政策。
造成保养周期差异的原因,有汽车质量和利益因素,像燃油中的杂质和水份影响机油,国内油品有区分,偏远地区油品可能差。
短途走走停停和低温运行对发动机不好,机油易乳化。
堵车时发动机转速低,机油循环慢,易氧化,水温低汽油易和机油混合,导致机油稀释。
中国地理环境多样,极端环境多,为省事和售后创收,保养周期就提前了。
空气质量影响不大,只要空气滤设计好就行。
4S 店为盈利会缩短保养周期,质保期内按官方推荐,出保后用好机油可适当延长。
全合成机油 15000 公里更换没问题,半合成机油 8000 公里,好的全合成机油能到 18000 公里。
不同品牌的设计理念和使用材料也不同,比如本田和丰田的防冻液更换周期分别为十万公里和八万公里,因为采用高品质水泵和皮带,十万公里内基本不用换发动机附件皮带和皮带轮,能省钱。
法国车和大众车水泵和水道质量差,维修保养成本高。
德国车发动机附件十万公里内要换,日本车十万公里后才换,所以德国车维修保养成本高。
奔驰和宝马对发动机附件维护更严格,更换更频繁,车主费用增加。
从保养阶段看,买车后第一个五年保养省心划算,在原厂售后期。
第二个五年保养困难费用高,零件老化,保养不到位就头疼。
像宝马第一个五年平均每年保养约 420 元,第二个五年约 6500 元。
奔驰第一个五年平均每年 2900 元,第二个五年约 5900 元。
奥迪也翻倍多。
车辆在质保期内得按规定保养,不然厂家不负责。
保养周期和汽车质量有关,各车设计、配件不同,厂家为防故障会要求多养护。也和利益有关,保养间隔短,保养次数多,4S 店费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