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驾驶时汽车座位如何调整能减少疲劳?

最佳答案

长期驾驶时,要想通过调整汽车座位减少疲劳,得这么做。

先调整座椅前后位置,上车后屁股紧贴座椅靠背,踩油门或刹车到底时,腿不用伸太直,膝关节有轻微弯曲就行,这样紧急情况能及时踩到位。

然后调座椅高低,让臀部和膝盖弯曲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人体重心后靠,减轻腰部压力。

接着是背靠角度,理想角度是人体躯干和大腿成 95°到 105°,这样肩膀和肩胛骨能自然与椅背接触,均匀支撑背部重量。

再就是头枕位置,要保证后脑勺能枕在头枕中间,既能分担头部重量,又能在追尾时防止扭伤脖子。

要是上车后腰部空荡荡,习惯难改,不好保持背部直立开车,那就准备个腰靠。有研究表明,在腰部放个 4cm 突出量的腰靠,能让驾驶人腰部椎间关节力平均下降 8%,肌肉负载平均下降 15%,能减小腰部肌肉负载和腰椎关节力。

另外,一般车座椅能手动或电子调节到想要的位置。调前后位置时,不同身材的人不一样,娇小的可能靠前,高大的可能靠后,要保证踩油门刹车到底时腿有轻微弯曲。调高低时,不能太低,不然影响视线,让臀部和膝盖大约呈一条直线驾驶感受更好。后背角度别调太直或太仰,人体躯干和腿部呈 95 到 105 度时,整个背部和肩膀能与椅背接触,更放松。调节远近要根据自身胖瘦和手臂、腿的长短,保证双手伸直平行向前时手腕在方向盘前方顶端上方,脚踩踏板到底时膝关节略微弯曲。

总之,把座椅调好,开车就能轻松不少,减少疲劳。

75 位用户觉得有用)
 

相关问答

 

最新问答

 

问答精华

 

大家都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