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界定肇事逃逸行为

最佳答案

肇事逃逸行为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事故责任,擅自甚至故意离开事故现场,致使法律责任无法确认的行为。

肇事逃逸的判定情形很多。比如,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时,当场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笔录责任,离开又折返;未报案虽送伤者到医院,但事后无故离开,或留假姓名、电话;接受警察调查期间逃匿;不承认事故,不按协定赔偿医疗费用,有证据却强行逃避责任。

还有,明知发生事故驾车或弃车逃离;认为没责任仍驶离;有酒驾、无证驾车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又返回;将伤者送医院但未报案无故离开;送医院但留假信息后离开;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离开现场不承认事故但有证据应知道;协商不成或赔偿不足,未留真实信息强行离开,这些都算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行为人应尽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报警等 7 项义务,却有意躲避,没尽到。这 7 项既是先行行为带来的义务,也因法规规定成为法定义务。

民事责任方面,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的,可减轻责任。

行政责任方面,造成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6 位用户觉得有用)
 

相关问答

 

最新问答

 

问答精华

 

大家都在问